
父亲之于我,就像这座山:虽然遥远,却在眼前;虽然模糊,清晰可见。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在外地工作,离家不远,不过也有100多公里。隐隐约约当中总是母亲在撑起全家的一片天。
有一年,家里准备盖房子,打了土坯,摆满了一大片。当土坯将要干尚未干的当口,隐隐约约地一场大雨就要来临。即便是如此坚强的母亲,那一刻我也能感觉到她的忐忑不安和无助。全家动员,无论大小,连夜抢救土坯。我那时候虽然还小,也帮不上多少忙,但也是睡眼惺忪地加入到抢救土坯的行列中。当全家人心急如焚地赶到土坯场的,暖人心的场景发生了!原来是父亲,带着他的几个同事开吉普车从100多公里的地方回家帮助抢救土坯!那一刻,全家人都感觉得救了!印象中的第一次,我感觉到父亲就像一座大山,虽然遥远,但却永远都是全家的屏障,需要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在眼前。
大概也应该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那一次大姐也在家。不知是因为什么缘故,我和父亲起了争执,两人各不相让。我是少年气盛,父亲大概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那时候最苦的也许是大姐:一边是身体不是很好的父亲,担心我让他气坏了身体,一边是尚不懂事但在家里也倍受宠爱的小弟弟,担心我会受不了。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父亲气不过又不愿继续争吵下去愤而弃门而出,把大姐给急得不行,站在门口,不知道该出去劝父亲还是留在家里劝弟弟。随着时间的前移,当我自己也成为父亲的时候,才慢慢体会到父亲的大度和对孩子的宠爱。那是一种多么宽大的胸怀啊!大过挺拔的高山,宽过绵延的云雾!而这一切都毫不吝啬地留给自己的孩子。
受父亲做木匠活的影响我也从小就喜欢尝试一些小的技术活,做任何事情都喜欢有个目标和计划,然后去享受成功的喜悦。记得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得一支新的铅笔都要喜欢半天。那年父亲带我去了济南的老战友家,彭伯伯、陈阿姨和三个姐姐,他们一家对我也是上宾待遇,准备给我买了最好的铅笔。我在削铅笔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削好的铅笔给折断了,那个心疼都没法想象。于是我就当起了我的能工巧匠,非得要把铅笔给粘起来不可。可是你想那怎么可能呢?但是父亲并没有阻止我,而是让我默默地干上几个小时,给我尝试的空间,给我想象的自由,让我自己寻找答案,即便最后失败了,也是学会了许多东西!不知为什么,这件小事一直伴随着我,直到今天依然记忆犹新。也许这就是父爱,给你充分想象的空间和尝试的自由,但是他却总是准备好保护你,让你安全幸福地成长,正如大山的稳重和深邃。
父亲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很多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事情本身的情趣而不是所能带来的实惠。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在被打成右派批斗平反之后宁可到相对偏僻落后的黄河农场去工作也不愿留在济南这个更发达更舒适的地方工作的主要原因吧,因为他看不惯那些随风倒的同事的所作所为。在我考大学之前,父亲经常跟我说山东海洋学院(后来的青岛海洋大学)是亚洲唯一一所纯理科的大学,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因此也是盯紧了那所大学跃跃欲试。可真正到我上大学的时候,父亲还是建议我选择了山东大学,没别的原因,就因为那里有他的老战友,说可以帮忙照顾一下。虽然上大学四年期间没有特殊安排的时候几乎每个周末都去父亲的战友家,伯伯、阿姨和三个姐姐三个姐夫也是真诚相待,我也并未感受到太多的快乐,但是父亲的那颗呵护之心却是淋漓尽致地显现了出来。
新生入学那天,父亲也是亲自把我送到学校。再后来我大学毕业之后去了北京,父亲也是以旅游为名很快就到了北京来看我。再后来我又离开北京他出国门,父亲忍不住地会说:你是越来越有出息了,可也是离家越来越远了。
那一刻,我似乎听到了大山的呼唤。那延绵不断的山峦把父亲那颗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远走高飞又舍不得我们离开的沧桑之心无时无刻地回荡在我的耳边和脑际。
父爱果然如山!谨以此献给父亲的百年寿诞!愿大山之魂魄永驻心间!